首页
学习
活动
专区
工具
TVP
发布
精选内容/技术社群/优惠产品,尽在小程序
立即前往

靠补助和减持保持盈利,CT设备巨头东软医疗第四次递表丨IPO速递

日前,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,中金公司和高盛为联席保荐人。这是该公司第四次谋求上市,2020年6月申请科创板后主动撤回,2021年5月、12月两次递表港股均已失效。

东软医疗成立于1998年,原是IT软件公司东软集团(600718.SH)旗下的子公司,2015年从东软集团剥离,成为独立品牌,是中国医学影像解决方案及服务的提供商。

东软医疗目前有四大业务板块: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(CT、MRI、X光、超声等、设备服务与培训)、MDaaS解决方案(Medical Devices and Data as a Service,医疗设备和医学影像数据作为服务)、体外诊断(IVD)设备及试剂。

上市时机已到,靠补助和卖股份获得利润

此前市场猜测其多次上市递表或与公司在2014年获得27.33亿元大额投资时所签署的对赌协议有关。按照彼时约定,东软医疗需在今年9月前上市,否则东软集团必须以每年8%的复利回购投资方的股权。

但在今年9月2日,东软集团在互动平台公开回复并澄清:“东软医疗早在2019年初进行股份制改制的时候,就已经将相关的对赌条款全部取消了。目前,东软集团没有任何回购义务。”

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四度递表,对东软医疗来说,上市是必然之路。首先,早在2016年初,东软医疗CEO武少杰就曾高调宣布要在接下来几年内IPO;其次,疫情拉动产品销量上涨,一转此前颓势,就公司发展历程来看,已经是最佳上市时机;另一个插曲是后来者联影医疗(688271.SH)在今年创造了科创板上市最高融资纪录,首日开盘大涨,这给了市场一个正面的估值参照。

根据最新递交的招股书,2019年、2020年及2021年,东软医疗的收入分别为19.08亿元、24.59亿元及28.03亿元,2022年上半年营收15.02亿元,同比增长13.79%。

其中,2020年,CT扫描仪收入同比增长58.14%至12.92亿元,销量从前一年的527台大幅增至当年的767台,2021年达到1084台。与此同时,CT扫描仪的销售收入又是公司的营收支柱,2020年占比52.6%,并在2021年再度提升至56.1%。主要产品收入增长,公司也就从主业部分获取了增长动力。

东软医疗在本次招股书中也表示,疫情显著增加了对用于COVID-19诊断和治疗的若干医疗设备的需求,例如CT扫描仪和GXR机,这些产品的收入在2020年大幅增加。

不过,东软医疗的盈利水平却并不完全由主业说了算,其利润增长高度依赖政府补助和资产处置收益。

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,东软医疗利润分别为0.82亿元、0.93亿元、2.97亿元及2.19亿元。同期,公司分别确认其他收入及收益1.32亿元、1.57亿元、2.89亿元和1.07亿元。其他收入及收益即政府补助、收入合约产生的利息收入及银行和其他利息收入等。

如果剔除这一部分,东软医疗2019年和2020年是亏损状态。2021年的利润大涨,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减持东软智睿股份近30%,获得1.52亿元现金。

拉长时间线,2017年到2022年上半年,东软医疗都在持续获得政府补助,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最高达到113.48%。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,东软医疗收到的政府补助在2019年、2021年均同比下滑,这一收入来源充满了不确定性,对未来公司的利润水平将产生影响。

钛媒体App制图;数据来源:招股书

不敌行业“新贵”,“一哥”江湖地位动摇了

以CT起家的东软医疗,是业内“一哥”,更是中国CT国产化的“头号功臣”。

上个世纪80年代,中国的CT采用美国进口,不仅价格昂贵,后续的设备维修与维护也面临诸多麻烦。最早一批CT研究队伍来自如今的东北大学,主要以故障修复为切入点,后来逐渐走向自研,并成立东北大学计算机影像中心。

1994年,东北大学郑全录老师带领的项目组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国产CT样机,1995年,东软集团将东北大学计算机影像中心并入后进行项目孵化,3年后,东软医疗成立,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身CT-C2000上市。

一路走来,东软医疗都在行业前列,但庞大的市场也不断有新晋玩家加入,2011年成立的联影医疗后来居上,逐渐走上超越之路。与此同时,在疫情之前,东软医疗在2019年出现了净利润腰斩、CT量价齐跌的困境。

根据此前招股书数据,2017至2019年,东软医疗CT系列产品的销量分别为413台、535台、527台,同时,CT系列产品的平均单价分别为167万元、185万元、156万元。2019年,东软医疗也主要产品销量下跌、单价下滑。这让2020年初次谋求科创板上市的东软医疗处境尴尬。

也是在2019年,联影医疗奋起直追,在细分的64/128层CT市场,东软医疗的市占率为12.6%,联影医疗达到了8.3%。

从财务数据来看,联影医疗实现了超越。2019年至2021年,联影医疗营收分别为29.79亿元、57.61亿元、72.54亿元,净利润分别为-4804.7万元、9.37亿元和14.04亿元。同为依赖政府补助的企业,二者的营收净利水平却差异巨大,以2021年数据来看,联影医收是东软的2.6倍,净利润是东软的4.7倍。

不仅如此,就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研发行最看重的研发投入来看,联影医疗也处于总体领先状态,2019、2020、2021年研发投入分别为6.90亿元、8.50亿元和10.48亿元,占营收比重各为23.17%、14.76%和14.45%。反观东软医疗,同期研发占营收比重分别为21.4%、15.3%、13.2%,上一年数据落后于联影医疗。

联影医疗在影像设备领域布局更为全面,包括CT、MRI、PET/CT、DR、放射治疗产品,东软则主要是CT、MRI、DSA、DR、US、放射治疗产品。

从产品布局角度观察,为了突破“GPS”的包围圈,东软医疗选择在DSA(数字减影血管造影)市场上的据崛起,而联影医疗则钟情于在高端MI分子影像成像系统领域持续发力,目前也是国内唯一一家PET/MR设备生产厂商。 联影医疗表现好的高端产品线,不是东软医疗的短板,而在东软医疗主要的CT系列产品中,灼识咨询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CT设备市场占有率联影医疗第一,为22.6%,东软医疗第四,为13.5%。

不过,曾经的行业“大哥”并不是各方面都不如新来的“小弟”。国际市场是国产医疗器械的真正战场,东软医疗略胜一筹,2021年,其海外销售额占比为16.8%,而联影医疗为7.15%。但这一优势,能为东软医疗在二级市场博得多少喝彩?尚有待观察。

(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,作者丨杨亚茹 编辑丨孙骋)

头图源自视觉中国

  • 发表于:
  • 原文链接https://www.tmtpost.com/6248192.html?rss=qcloud
  • 如有侵权,请联系 cloudcommunity@tencent.com 删除。

相关快讯

扫码

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

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

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

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
领券
http://www.vxiaotou.com